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

戀人絮語 – 絮叨

「絮叨一詞Borrow from Ignace de Loyola,指一個人老是在絮絮叨叨,不厭其煩的糾纏自己創傷的一種痕跡或某一行動的後果:戀人絮語的一種鮮明的方式。」

戀人絮語是一本我不知何時會看完,或是我看完也不自知的書,但我不得不說,當我變的極度Emotional的時候,這是一本極度良好的治癒書,他讓你對自己的行為莞爾一笑,我猜測作者當初寫這本書根本沒有想到,探討語言學與解構主義的這本書,卻成了一本這樣療癒系的書。

我看過另一本書「美麗的小錯誤」,作者利用各種的Combination傳達一個決定影響往後人生甚劇,不過大致上可以推敲的出一些些邏輯,通常我選擇到Fancy的城市,他就會給我辛苦的生活和幻滅的美夢,如果我總是挑選充斥著享樂主義的選擇,大多主角的生命就會短暫的結束,我記得曾經有一個決定是要不要說「我愛你」,我選擇了「不要」,結果主角成了一個壓抑無法說愛的女人,用一大堆毒品麻痺自己,最後愛人離他而去,他死前不斷的喃喃自語的說「我愛你」。

這讓我想到戀人絮語的「我愛你」篇章,這個詞彙沒有太多微妙之處,反而是那個聲響代表著某種堅定的意志,不過當得到「我也是」這樣的回應時,一切變得不慎重不圓滿,這樣的呼喚無法完整傳達。我猜測我做了不說「我愛你」這個決定,讓書中主角得到了不回應這個呼喊的報應。

回到「絮叨」這一詞,有一段形容恰恰說明了我昨日的情況,所以我今日讀完後突然豁然開朗,在心裡輕輕的笑了自己一番。

「我在扮演一個角色:我是止不住要哭的人;我又是為自己在扮演這個角色,恰巧是這點使我潸然淚下;我就是我自己看的戲。看到我自己哭泣又愈加催我傷心落淚;如果淚水漸少了,我旋即又叨念起那刺痛我的言語,於是便又涕淚漣漣。」

我平日不是太愛扮演悲劇女主角的角色,不過生理期即將到來之體內分泌過剩的賀爾蒙,除了會讓人性慾高漲外,另一個副作用就是變成一個徹底的娘們,開始making drama,剛好是我平日最避免跟最討厭的,不過好處是反正哭有助壓力宣洩,所以生理期也算是間接幫助我這個平日不哭的人。

但我還是要說,當個娘們還真累,尤其是陷入這種絮叨境界時,的確是沒人想搭理的,因為你變的不可愛變的煩人,基本上簡而言之就是you turn yourself into 難搞的女人,完完全全Against我平日生活的Principle,不過想想,偶爾也是要讓自己放個假,但是不可以耽溺假期太久,很多人活在戲裡假戲真做的下場,可都不是太好,看看我選擇不說「我愛你」,讓這主角活的多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