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

田野初體驗之一:Three Lessons Learned

才剛加入團隊幾天,對田野調查一知半解的我,便開始了一連串的震撼教育。今天的主題是由蕭老師帶著學生Ming、Steven、瑋瑄、昭怡,訪問某公司的高管鄧博士(以下簡稱鄧博) 。訪問地點位於中正運動中心的西雅圖咖啡進行。

我 們的訪問主題為「資訊安全研究」,淺顯的說就是有關於防毒軟體的功能、電腦駭客、資料外洩等等問題。在這個幾乎是依靠電腦的時代,資訊安全的重要性逐漸上 升,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知覺。資訊安全不是經常性的疼痛,但是像牙痛,痛起來會要人命。我倒覺得它像癌症,癌細胞不斷的產生與堆積,不時時警覺的話, 就算切除腫瘤也有可能再生,最後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回到這次的田野調查。雖然感覺出過程中,蕭老師與學長們的問題,都隱隱的挖掘一些重要資訊,但田野調查幼兒班的我還是無法深刻體會。結束後的檢討,老師歸納出的三個今日重點,才讓我明白剛剛的訪問過招,每一個招式都意義深遠。

重點一:訪談切忌貪心 (Don’t be greedy!)

訪 談的時候因為貪心,想要討論專題中所有的方向,反而導致訪談的結果流於空泛。在這次的訪談當中,老師察覺到受訪者的資歷與經驗,大多是和客戶接觸,所以將 訪談的方向導向讓受訪者談論客戶遭遇的資安問題。讓原本只是簡單的討論「個人使用防毒軟體」的話題,一下子切入到該公司的服務客戶在資安上的憂慮,鄧博也 因為這方面的經驗豐富而侃侃而談,提供許多寶貴的資訊。

通常研究一個專題,總是會有好幾個不同的面相。但這不代表你的受訪者可以提供所有的資訊,所以在談話當中了解受訪者的專長,往一個方向深度挖掘,得到深入的資訊才是正確。

重點二:了解你的受訪者(Know your informants)

Steven 指出他過去訪問時,大多只是知道對方名字跟單位就前往採訪。但是這次仔細的了解鄧博的背景以及他的工作內容,反而問出有質感的問題,順利的得到可用的資 訊。蕭老師點出Profiling的重要性,了解受訪者的背景資料,更能在短短的45分鐘左右的訪談中,得到可用的觀點,並從中尋找創新。

重點三:讓受訪者卸下心防 (cool, clam, and collective)

在 訪談中時常碰到「Ice Breaking」的問題,無法破冰,訪談就可能一無所獲。這次訪談一開始便直接切入資訊安全的重點,可以觀察到鄧博的雙手交叉胸前,傳達出一種緊張跟不 安全感,隨著慢慢聊開後才改變姿勢,雙手輕鬆放下,並且隨著他的談論內容有所擺動。蕭老師建議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,談論鄧博曾經有過的專業認證,這些專業 認證跟他過去經驗的關係,利用受訪者可以輕鬆談論的話題,讓受訪者卸下心防,才有可能進一步的探詢。


請待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