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剛看完「告白」,一本以第一人稱口述的犯罪心理小說,書中因小孩被殺的母親森口為了報復,那樣近乎冷靜的耐心等待,最後找到致命的報復方法,那個方法不能致人於死,但我想是足以讓人發狂的方法。
我猜測,那樣的執念,大概是無論如何都要對方了解自己失去小孩的痛苦吧!所以森口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報復,自己審判的罪,也制定了罰。
我想到一個四處都在提倡的想法,正面思考,我總覺得Look at the bright side.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所以要正面思考,要看人的善面,時時鞭策自己向善,這樣的觀念都是需要我們努力執行。
那麼,人類天生自然的走向,是甚麼?
如果全都歸於惡,似乎也有點以偏概全,但說老實話,有時候活在社會框架外的惡,是讓人舒服的,是每個人心裡最嚮往卻又因為道德感而有所束縛的。但是我讀著書中這些把惡當作理所當然,甚至沒有太多掙扎的內心深處,那種與惡自在共處的心靈,讓我直打哆嗦。
我決定收回,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,「我這個人沒有甚麼道德感,所以我也不認為這樣的行為須要感到愧疚。」因為我知道,我們在判斷事情的嚴重性時,那個所謂社會教育下的道德感還是深深規範著我們,我們依循著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罪與罰,只求無愧於心,而這樣的無愧,其實某種程度也是因為教育而產生的。
但或許,我們心裡能給自己的,只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中的小惡,這些小惡不足以危害他人生命,不會造成人身心受創,這些小惡滿足我們與生俱來的劣根性,但卻不致命。就像化學中常提到,自然界中的分子總是往亂度最高的方向移動,分子不會整齊的排在一起,反而是努力的製造最大的亂度。但我們心裡的良知,替這些作惡的分子,製造了束縛的空間,或許他們可以作亂,端看我們這個空間,要給多大。
不過要小心,如果猛爆性因子突然發動,或許這個空間,就會瞬間消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